www.Toplulu.comwww.Toplulu.net

蒲松齡先生-聊齋志異

〔蒲松齡先生 作品〕
〔蒲松齡先生〕

﹝網主於 蒲松齡先生 山東淄博故居入口留影﹞
﹝二OO六年十月三日攝於山東淄博﹞

﹝網主於 蒲松齡先生 淄博故居石彫像留影﹞
﹝二OO六年十月三日攝於山東淄博﹞

﹝網主於 山東淄博狐仙園正門留影﹞
﹝二OO六年十月三日攝於 狐仙園﹞

﹝網主於 淄博狐仙園蒲松齡先生塑像留影﹞
﹝二OO六年十月三日攝於淄博狐仙園﹞

﹝網主於 山東淄博狐仙園內石碑留影﹞
﹝二OO六年十月三日攝於淄博狐仙園﹞

﹝網主於 山東淄博狐仙園內聚仙峰留影﹞
﹝二OO六年十月三日攝於淄博狐仙園﹞

【蒲松齡先生】

  蒲松齡先生(1640∼1715),字留仙,又字劍臣,別號柳泉居士,世稱聊齋先生,清代傑出文學家,山東省淄川縣(現淄博市淄川區洪山鎮)蒲家莊人。出身於一個逐漸敗落的地主家庭。19歲應童子試,以縣、府、道三考皆第一而聞名籍裡,補博士弟子員。但後來卻屢應省試不第,直至71歲時才成歲貢生。為生活所迫,他除了應同邑人寶應縣知縣孫蕙之請,為其做幕賓數年之外,主要是在本縣西鋪村畢際友家做塾師,舌耕筆耘,幾近40年,直至71歲時方撤帳歸家。1715年(清康熙五十四年)正月病逝。

  一生熱衷科舉,卻不得志,72歲時才補了一個歲貢生,因此對科舉制度的不合理深有體驗。畢一生精力完成《聊齋志異》8卷、491篇,約40余萬字。內容豐富多彩,故事多采自民間傳說和野史軼聞,將花妖狐魅和幽冥世界的事物人格化、社會化,充分表達了作者的愛憎感情和美好理想。作品繼承和發展了我國文學中志怪傳奇文學的優秀傳統和表現手法,情節幻異曲折,跌宕多變,文筆簡練,敘次井然,被譽為我國古代文言短篇小說中成就最高的作品集。魯迅先生在《中國小說史略》中說此書是“專集之最有名者”;郭沫若先生為蒲氏故居題聯,贊蒲氏著作“寫鬼寫妖高人一等,刺貪刺虐入骨三分”。

  《聊齋志異》書成後,蒲松齡先生因家貧無力印行,直至1766年(清乾隆三十一年)方刊刻行世。後多家競相翻印,中國大陸國內外各種版本達30余種,著名版本有青柯亭本、鑄雪齋本等,近20個國家有譯本出版。中國大陸《聊齋》出版物有100多種,以《聊齋》故事為內容編寫的戲劇、電影、電視劇達160多出(部)。

  除《聊齋志異》外,蒲松齡先生還有大量詩文、戲劇、俚曲以及有關農業、醫藥方面的著述存世。計有文集13卷,400余篇;詩集6卷,1000余首;詞1卷,100余闋;戲本3出(考詞九轉貨郎兒、鐘妹慶壽、鬧館);俚曲14種(牆頭記、姑婦曲、慈悲曲、寒森曲、翻魘殃、琴瑟樂、蓬萊宴、俊夜叉、窮漢詞、醜俊巴、快曲、禳妒咒、富貴神仙復變磨難曲、增補幸雲曲),以及《農桑經》、《日用俗字》、《省身語錄》、《藥崇書》、《傷寒藥性賦》、《草木傳》等多種雜著,總近200萬言。

  早年蒲松齡先生的一生較少到外地旅游,家境貧寒,生活清苦,但他卻常到濟南居留。?在濟南期間,留下了不少文字,其中有一首題為《客邸晨炊》的詩:“大明湖上就煙霞,茆屋三椽賃作家。粟米汲水炊白粥,園蔬登俎帶黃花。”

  蒲松齡先生短短數語,道明了蒲氏旅居大明湖畔,晨曦早炊的生動情景。特別是後面兩句?,說了取泉水熬煮粟米粥,以及在案板上切配素食蔬菜包括黃花菜,用於佐食小吃?的情景。可以想見當時蒲松齡自炊自啖、津津有味的早餐狀況。

  蒲松齡先生所記述的炊煮小米白粥,佐以菜蔬的早餐飲食,也正是山東大部分地區?的日常飲食習俗。山東民間早晨多喜食粥,粥的品種甚多,有小米粥、大米粥、小?米綠豆粥、江米粥、豆汁粥、紅豆粥、荷葉粥等等。

  蒲松齡先生一生不得志,他這個不得志恰好從少年得志開始。蒲松齡先生19歲的時候,參加秀才考試,他在淄川縣濟南府山東省,三試第一,成了秀才。錄取蒲松齡先生的是山東學政施閏章。施閏章是個大詩人,清初號稱詩壇的“南施北宋”,“南施”就是安徽人施閏章,“北宋”是山東人宋琬。施閏章給山東秀才考試出的第一道考題叫《蚤起》,這個題目是從《孟子》“齊人有一妻一妾”來的。科舉考試考八股文,要求你得揣摩聖賢語氣,代聖賢立言。既然題目叫《蚤起》,顧名思義,你就要闡述孟子在《蚤起》裡面所講的那種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大道理。蒲松齡先生怎麼寫的呢,他用文言文,我們用白話文把它說出來。蒲松齡先生說:“我曾經觀察過那些追逐富貴的人,君子追求金榜題名,小人追求蠅頭小利。至於那些本身並不富貴、但是經常迫不及待地守在富貴人家門前的,也大有人在。而對功名不感興趣的,只有那些深閨的女子,她們才可以悠然自在地睡個懶覺,不去追名逐利”。蒲松齡的描寫非常生動,像是一篇描寫人情世態的小品文。接下來,蒲松齡先生走得更遠,干脆虛構起來,他寫齊人之婦如何夜裡輾轉反側,琢磨著跟蹤丈夫,其中有人物心理描寫,也有人物獨白和人物之間的對話,很像小說。這樣的寫法,當然不符合八股文的要求,但是蒲松齡先生遇到的考官是愛才如命的大文學家施閏章,他非常欣賞蒲松齡的文章,拿起筆來就寫批語,說蒲松齡的文章“將一時富貴醜態畢露於二字之上”,把人們那種追名逐利的醜態通過《蚤起》這兩個字寫絕了,寫活了,接著又寫了八個字的評語:“觀書如月,運筆如風”。“觀書如月”,就是看前人的作品,看得明明白白、透透徹徹;“運筆如風”,就是寫起文章來輕松愉快,非常流暢。施閏章大筆一揮,蒲松齡山東秀才第一名。縣、府、道三試第一以後,蒲松齡先生名氣很大。他躊躇滿志,義無反顧地踏上了進一步求取功名的道路,下一步要考舉人了。

  史料記載,蒲松齡先生三試第一後,連續四次參加舉人考試,全部落榜。蒲松齡先生文章寫得這麼好,為什麼他還會四次落榜?我們現在回過頭來看,施閏章錄取蒲松齡根本就是一種誤導和誤判,因為蒲松齡先生並沒有按照八股文那種嚴格的要求來寫文章,施閏章因為愛才而把他錄取為第一名。蒲松齡因此以為,這樣寫就能夠取得更高的功名了。但是蒲松齡先生沒有想到,其他的考官是些什麼樣的人。這些考官是拿著那種刻板的、腐朽的、毫無文采、繩捆索綁的八股文,當個敲門磚,取得了功名,他自己只會寫這樣的文章,他喜歡的也是這樣的文章。像蒲松齡先生那種寫法的文章,他怎麼會欣賞呢?所以蒲松齡從考秀才一開始就偏離了跑道。

  蒲松齡先生為了寫《聊齋志異》,在他的家鄉柳泉旁邊擺茶攤,請過路人講故事,講完了回家加工,就成了《聊齋志異》。這個說法是《三借廬筆談》說的,魯迅先生早就分析了,不對,不會是這樣一回事。我們現在琢磨一下,蒲松齡窮到那種程度,45年在外邊當私塾老師,家裡有時候連鍋都揭不開,怎麼有閑空優哉游哉擺上茶,擺上煙,你給我講故事,我寫小說?不可能。但是蒲松齡先生不管聽到什麼人說,聽到什麼稀奇的事,他都收集來寫小說,這是肯定的。他還有一個取材途徑,就是到古人的書裡邊找素材。《聊齋志異》裡大概有一百篇小說,就是改寫自前人作品。前人作品有時候記得非常簡單。比如說,在六朝小說和唐傳奇當中,記了三個小故事,叫《紙月》、《取月》、《留月》。紙月就是有一個人,能夠剪個紙的月亮照明,另一個人取月,能夠把月亮拿下來放在自己懷裡,沒有月亮時候照照,第三個人留月,把月光放在自己的籃子裡邊,黑天的時候拿出來照照。都很簡單,一百來個字,幾十個字。蒲松齡先生拿來寫了《勞山道士》。這是大家很熟悉的聊齋故事。

  蒲松齡先生就這樣苦了一輩子,就這樣在貧困線上掙扎了一輩子,在科舉考試的路上落魄了一輩子,在寫小說的路上奮鬥了一輩子。到了康熙五十四年,正月二十二日酉時,這位大作家坐在他清冷的聊齋的窗前永遠地離開了人世。蒲松齡先生窮秀才出將入相飛黃騰達這個夢想終於成為泡影,而用中國優秀的文化哺育起來的,又成為中國文化在世界上的代表的《聊齋志異》光芒四射。


返回首頁

品味人生資訊網 Toplulu.com © 1998 - 2007. All Rights Reserved.
2007.9.20 建置